拍手傳媒
專欄
向經典恐怖片致意|詭屋
拍手編輯部
594
2017/06/02

我大概十歲的時候,有天晚上看了恐怖片《靈異入侵》,也就是鬼娃恰吉系列的第一集,人生第一次失眠整晚,之後再也不敢一個人去地下室(電影中有一幕是恰吉躲在樓梯底下把爸爸殺了),對於玩偶的強烈恐懼感,至今都餘悸猶存。

恐怖片(Horror Movie)一直都是類型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,然而在明確的界定上,早期的電影研究中,恐怖與驚悚類型常是密不可分,追根究底,這兩種類型操弄的都是人類的恐懼感。

你心底最深沉的恐懼是什麼?這個問題一定都有不同答案,因為恐懼感深植在文化脈絡中,屏除個人以外,不同社會也有不同的集體恐懼,像是《紅衣小女孩》中的魑魅魍魎,嚇壞一堆台灣觀眾(包括我),但對於歐美觀眾來說,他們可能很難理解,我們為何會如此恐懼一個穿著紅衣服的小女孩。

根據《紅衣小女孩》製片的統計,2005~2015年間,台灣上映了257部鬼片,主要來自美國、日本、泰國甚至香港,證明台灣是有喜歡恐怖片的群眾市場,但在上述期間,國產的恐怖片只有2部。細數過去稍微有點名氣的國產鬼片像是《雙瞳》、《詭絲》、《宅變》,也都有十年以上的歷史。當然,這期間不是沒有導演想挑戰這個類型,但直到2015年《紅衣小女孩》、《屍憶》上映,觀眾才真正買單。

回到歐美恐怖片,恐怖片的發展歷史幾乎與電影史的發展一樣古老。起源於十八世紀的歌德恐怖小說(Gothic horror),基本元素包括鬧鬼的房子、家族詛咒、厄運與超自然現象等。2015年上映的《腥紅山莊》(Crimson Peak)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劇情以古老的童話《藍鬍子》為樣本,描述一個古老家族背負的詛咒,嫁進這個貴族的年輕女子總會病死,背後隱藏著更深沈的秘密,這樣的故事結構就是恐怖片的原型。

恐怖片早期的元素還是建構於外在、超自然形象的怪物,像是狼人、吸血鬼、女巫,直到受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響,怪物的形象開始內化,從害怕來自外來的怪物破壞安寧,變成怪物來自內心,這也衍生出了現代的恐怖片及驚悚片的分野,不得不提1968年的《活死人之夜》(Night of the Living Dead),這是現代恐怖片的起點,接著開始出現像是《十三號星期五》的傑森、《半夜鬼上床》的佛萊迪、《月光光心慌慌》的麥可等恐怖片影史上新經典人物。

為什麼要談這麼多恐怖片的背景?跟這次推薦的電影有關。《詭屋》(Cabin in the Woods)是2012年上映的恐怖片,坦白說,界定它是一部恐怖片其實並不適切,不如說它是一部恐怖片忠實影迷,對過往大師們致敬並提問。

劇情其實就跟所有恐怖片的開頭一樣:一群大學生去森林裡的小木屋度假,發現小木屋有個神秘的地下室,放著各種稀奇古怪的物品,每個物品似乎都象徵著一個邪惡的詛咒,而悲慘的命運也隨之而來。

這部片幾乎網羅了過往所有的恐怖片元素,從怪物到人物設定、劇情結構,無一不包,也同時大肆嘲弄一番。對於喜愛恐怖片的觀眾來說,簡直像是中了樂透後又找到真愛,50週年福袋免費大放送的概念。其實,編劇也是藉此表達,觀眾對於毫無新意的恐怖片已經受夠了,不如讓一切毀滅吧!關於劇中的驚喜在此就不暴雷,片中怪物元素分析可以看這篇

回到觀影的動機,為何人要進電影院被嚇個半死?恐怖片本身帶有反文化的激進立場,透過使用「暴力」去質疑社會結構所依賴的自然秩序(像是政府機關被炸掉),觀眾能從中得到釋放,同時也暴露了結構底下的「壓抑」。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最近《台北物語》所引發的討論,雖然《台北物語》本身並不是恐怖片,但也反映了觀眾對於菁英品味及公式劇本產生的反動,《紅衣小女孩》上映後的口碑也代表觀眾對國產恐怖片的肯定與期待,希望能在未來看到更多屬於台灣自身文化的恐怖片,讓我每天失眠(Why?)。

Info:

◆劇 名:《詭屋》(Cabin in the Woods)

◆媒 體:電影

◆導 演:德魯・戈達德(Drew Goddard)

◆編 劇:德魯・戈達德(Drew Goddard)、喬斯・溫登(Joss Whedon)

◆卡 司:姬絲汀・康露妮(Kristen Connolly)、Fran Kranz、克里斯・漢斯沃(Chris Hemsworth)、傑西・威廉斯(Jesse Williams)、Anna Hutchison、布萊德利・惠特福(Bradley Whitford)、理察・詹金斯(Richard  Jenkins)

◆上映年份:2012

◆長 度:95 mins

 

撰稿:EdK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