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手傳媒
拍手學堂
我想當演員|3個練習,幫助演員進入角色
拍手編輯部
5,281
2021/06/18

常聽到演員分享,扮演一個角色最讓人著迷的,就是能夠「穿上他人的鞋子(in someone else’s shoes)」──從他人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。這個「他人」,就是演員用盡方法、努力扮演和想要成為的「角色」。無論是生理上、情感上或精神上,這都是我們身為演員最大的天賦和責任,也同時是我們最大的挑戰。

當演員完全進入、投入一個角色,就能讓觀眾跟著演員感同身受,一起體驗這趟精采的旅程。事實上,演員有多投入,就有越大的力量去感染並打開觀眾的想法與感動。

你一定有聽說過很多練習,能用來幫助演員創造角色、投入角色,以下介紹我最喜歡的幾項,希望能對你們開始準備角色有所幫助!

一、挖掘劇本裡的線索(Mine the script for clues.)

「劇本」是演員和角色的初次見面,也是最重要的啟動關鍵。編劇會透過劇本告訴演員角色的特徵,演員可以從角色的基本背景介紹中找到初步的資訊,接下來,則能從角色在劇本中如何形容自己、其他角色如何形容我負責的角色等推敲。

一定要從一開始就好好花時間,在這些資訊中仔細尋找線索,並且記錄下來,讓自己完全理解這些訊息,也讓自己在開始創造角色時,得以回來參考這份筆記,進而調整成更適合你且獨特的角色。

在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老師的《李國修編導演教室》中,對於挖掘劇本裡「劇中別人對我的批評」和「劇中自己對自己的批評」這些線索時,有特別引用社會心理學周哈里窗(Johari Window)來理解(【註一】)。

周哈里窗(Johari Window)

我們可以透過以上四個窗格(四個我),來理解一個人的內在性格與外在行為。但在一齣戲裡,我們沒辦法去向角色的家人或朋友做訪問或調查,只能憑著「劇中別人對自己的批評」及「劇中自己對自己的批評」,來拼湊角色的輪廓,想辦法「破案」。

二、尋找演員自身與角色的共同點(Ask yourself what you and the character have in common.)

有聲書的配音員經常需要迅速地創造角色個性與聲音,他們從經驗中發現一個非常有效率的方法,就是在拿到劇本時自問:「我與角色有哪些共同點?我們移動的方式、說話的方式是類似的嗎?我們有相同的興趣嗎?我的角色和我年齡相同?還是比我年輕或比我老呢?」問完自己這些問題後,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從答案的交集出發,探索這些特徵與自己的差別,然後再選其中幾項深入研究──這些共通點對於演員在扮演角色時,會有什麼樣的幫助?

演員在呈現一個角色時,如果可以找到和角色的共同點,可以更同理角色本身的內在想法和感受,甚至是角色所受的創傷、武裝,演員才有機會在演出的當下使用出更真實的情感或言語,讓這些共同點形成一道橋樑,供角色走進演員心裡,演員也才可以從這道橋走到觀眾的心中。

在伊萬娜・查伯克(Ivana Chubbuck)所著的《表演力(The Power of the Actor)》中有特別提到:「(演出當下)我們在聽別人說話時,不是努力去想像這個人的生活是怎樣,而是把聽到的所有東西聯繫到自己的世界。」(【註二】)

當我們在聽別人說話時,先別試圖去想像他們腦海中的視像,即使我們碰巧知道話裡提到的人事物或地方,我們用自己想像的畫面聽,因為他們對我們來說有意義。

譬如說,你的朋友談到最近母親去世,照理說,你不會去想像他母親的死因,而是喚起你自己經歷過的重要死亡事件,或想像假設是自己的母親去世,會是怎樣的心情。對待角色,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那樣去真正地傾聽,自然會連結起他人所想與自己所想,這就是我們試著理解他們情感世界的方式。

三、帶角色出去散步(Take your character for a walk.)

當你找到自己與角色的異同後,接下來,你可以試著帶角色出去散步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那就是試試看用角色的方式在街上走路、用角色說話的方式聊天。

你大可不用擔心身邊的人會看出你在「扮演」,大膽嘗試不同的方向,不要害怕做一些誇張或不真實的選擇,真實世界裡的人們,大不了只會覺得你很怪或不敢靠近你。

「帶角色出去散步」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去感受身邊的人怎麼看你,你才會開始相信自己是用角色在真實反應。

因為,人大部分對自己的感受是相對於「別人」而來的。實際情況例如:平常你是個木訥、不善於表達的人,但當你帶一個比較陰鬱或反社會人格的角色去散步,坐在小吃攤看到別人插隊,而變得暴怒或不大有禮貌時,你會發現身邊的人看你的眼神不一樣,漸漸地,你會開始感受到真實的自己和角色的連結。但注意,帶角色出去散步時,最重要的還是安全!並不是告訴別人或警察你在做角色功課,就可以不用負責的。

接下來,好好想想看,角色和劇本裡其他角色的身分地位有什麼不同?和其他角色相對的關係為何?把散步後獲得的感受,放到劇本裡的情節和關係,你會更理解要如何演繹你的角色。這些過程,會讓你對角色的理解和詮釋更有信心,完全投入到角色裡吧!

如果上述幾個練習,你還是不太有感受,還有幾個演員們也常用的方式,例如寫日記,也許是另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。好好地為了角色寫日記,能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個角色和演員自己的內在世界;另外,為角色創造歌單也很有趣,對很多演員來說,試圖詮釋情緒比較重的戲時,一首讓你感到悲傷的歌,也許會在現場對你很有幫助。

攝影師:Andrea Bova,出處:Pexels

後記:

演員與角色的關係是非常迷人的,而且沒有一定的方法。讓自己全然享受表演的當下,自然而真實地反應,同時讓觀眾沉浸於角色的故事,是很過癮的一件事。至於,哪些方法會對你有幫助?上面的方法,你都可以試試。如果你自己有什麼特別的方法,也歡迎隨時跟我們分享!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每個角色上充分發揮,讓更多人看到精彩、動人的演員。

原文出處
  • 【註一】引用自《李國修編導演教室》〈第一堂:角色分析。第三節──角色七大作業〉中的按編方框內容。作者:李國修。編者:黃致凱。出版:平安文化有限公司。
  • 【註二】擷取自伊萬娜・查伯克(Ivana Chubbuck)所著《表演力(The Power of the Actor)》〈第五章:Tool#5內心視像〉。作者:伊萬娜・查伯克(Ivana Chubbuck)。譯者:邢劍君。出版:商周出版。
  • 【原文作者簡介】:Elise Arsenault│知名演員、演員指導;演員工作坊The Global Actor創辦人。教導過的演員遍及紐約到洛杉磯,是許多知名演員爭相報名的知名個人表演指導,甚至,很多演員在試鏡前也會特別找他來當試鏡表演指導。在影視、劇場等各種戲劇類型,都具有專業技術及系統來訓練演員。
翻譯協力:袁子芸(演員,演出作品:《大唐女法醫》、《泡沫之夏》、《我的老闆是隻貓》)
補充撰稿:黃尚禾
編輯:呂嘉薰
圖片:網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