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手傳媒
影視新鮮人
專訪新演員楊懿軒:從書法、繪畫、行為藝術到表演──我不會讓你失望
拍手編輯部
3,635
2021/10/26

人生第一次拍電影就當男主角,至今回想起來,新演員楊懿軒仍感不可思議。原先只是在社群平台分享拍攝雜誌平面與品牌形象模特的經驗,偶然被電影《破處》的選角相中,邀請他與導演碰面並參與表演課,抱持「認識新朋友」的想法赴約,沒想到就這樣躍上大螢幕。

聽起來就像小時候那些嚷嚷沒念書卻考高分的同學一樣,楊懿軒搖搖頭笑說:「當時真的不覺得我有機會,可能我對表演沒有任何基礎跟概念,上課時反而很放得開,沒有壓力或包袱吧!」

就是這麼沒有框架,以絕對開放之姿迎接任何可能,才能像塊海綿盡情吸收,甚至讓未曾出現在生涯規劃中的「表演」帶著楊懿軒拐了個彎,走向更廣闊的未知。

只要真心喜歡,就能很專注

回首楊懿軒的求學歷程,都與美術有關,或許跟家裡在販售書法用品有關,淺移默化地培養了他的品味。

不過,他可不是一開始就懂得享受這一切。「其實我專注力沒有很好,國小還會趁老師轉過去寫黑板時,站起來跳舞,全班就會大笑,老師生氣轉過來,我就會裝沒事坐下。」楊懿軒俏皮地形容當時的情況,隨後沉默了一下而緩緩開口:「我就是想逗大家開心。」從這時開始,他的表演欲便蠢蠢欲動,只是當時被視為搗蛋、好動的行為,令師長們頗頭痛,最後被家人強迫去練書法,練靜心。

「對我來說,那是很極端的東西,而且我是左撇子,光是換到右手書寫的姿勢就能很難了。」楊懿軒苦惱表示。但可能真是家庭薰陶、又或是天賦異稟,他從起先的痛苦不堪,慢慢地愛上用筆揮灑的時光;從書法到美術,一步步踏進顏料的世界,甚至可以每天畫好幾個小時、用三個月完成一張畫都不厭倦,這才發現,自己可以很專注,只要真心喜歡。

上了大學後,楊懿軒開始嘗試更多不同的媒材,從立體、空間到行為,尤其是運用藝術者的身體作為媒介的行為藝術,本質上和表演有異曲同工之妙。「那時比較實驗性質,我就架著相機拍我自己,注意我自己的姿態、表情、動作跟台詞,」他恍然大悟:「其實這就是表演啊!」難怪他對表演不排斥,還曾到戲劇系選修表演課,原來那顆火苗早已被風吹過,漸漸地燃燒了,「表演」成為美術之後,讓他甘願沈浸其中的事。

跟看畫一樣,需以​開放的態度思考角色

這一切看起來都不只是偶然的相遇,根本是必然的命運吧!表演本就是一種藝術表達,楊懿軒無意間開始接觸、進而被吸引,即便非科班出身,依然能藉過往所學與培養,內化成獨特的美學視角,更能理解導演的想法,將自己安放在鏡頭之中。

若將演員喻為畫布上的色彩,如何思考自己在畫布上的構圖,讓自己恰如其分地與其他顏色交織,同時又能畫龍點睛,提升整個作品的層次,就得細細閱讀劇本,從中挖掘蛛絲馬跡。「我一定會先『沒有想法地』看劇本兩次,就是先不要太早下定義,如果你帶有自己的偏見,就沒辦法認同這個角色。」楊懿軒以過往藝術評鑑經驗為例,觀看他人作品時,必須用全然開放的態度,才能客觀思考、看出作品背後的意涵,而這和準備角色功課同理。

再來,他會試著以「他人」的角度出發,思考在別的角色眼裡,自己的角色是什麼模樣?「這跟我從這個角色為出發點、主觀地去想像外面的空間是完全不一樣的方向。我可能會用角色的爸爸或朋友來去切入、形塑這個角色,甚至用這樣的角度來寫我的角色自傳或想法,可能很瑣碎、很日常,但會更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,慢慢地內化到自己身上。」

這些作法幫助他建構出角色的全貌,楊懿軒將這樣的聯想能力歸功於創作背景的訓練,讓他能跳脫既定思維,冒出更多有趣的想法,又不脫離角色設定。

演員不能只是被動等待,有太多事可以準備

問楊懿軒在《破處》飾演「神器」一角時,就做足了這些準備嗎?他靦腆地低下頭,小聲地說:「有,但沒有那麼多,因為我那時真的是笨蛋。」回頭檢視菜到不行的階段,能做的就是以本色去與角色碰撞,光是如何「處在當下」就已是極大的挑戰,更不用說首次出演電影就要全裸,還有床戲,壓力山大。

幸好導演與製片給予堅實的信心與肯定,才讓楊懿軒鼓足勇氣,不懼任何挑戰。當卸下了包袱與顧忌,他就像回到最初的表演課,流露出最真實、自然的反應,事後也確實得到許多正面回饋。

結束《破處》的拍攝後,他深深地迷上表演,直呼實在太好玩,卻也同時深感自己的不足,鞭策他想了解更多關於表演的大小事。「沒有戲的時候,我不能停下來,我必須要趕快找精進自己的方式。」他眼神堅定地說。

楊懿軒先是勤上表演課和老師請益,思考在面對不同導演、對手、甚至現場狀況時,應該如何應對、調整節奏。此外,閱讀也帶給他許多幫助,尤其是烏塔.哈根的《演員的挑戰》就像初學者的指南針,引領他探索表演時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題,演員可以如何改進或思考;另一本《電影表演:導演必修課》則幫助他分別從「演員」與「導演」的視角出發,讓他能更清楚導演在拍攝上可能會有的想法與狀態,進一步掌握和導演溝通、討論的技巧,拿捏好兩者關係的分寸,共創好作品

當然,他也會做些自己喜歡的事,盡情玩耍、好好生活,將身心靈調整至最佳狀態,才能以更好的自己迎接角色。不僅如此,他還常扮起「社會觀察家」瀏覽網路發言,尤其是新聞底下的回應,「我以前會很主觀地覺得這個人怎麼這樣亂講話?但真的接觸表演後,我開始更認真看待『人』,思考他為什麼這樣講。」這些獨立思辨都將成為他的角色素材,重點是,免費!隨時都可以開始!若有人一起討論更好。

擁抱未知,對角色、對自己都不設限

思想如此沒有邊界又乾淨的楊懿軒,希望未來碰到更多從人性出發的角色,尤其是透過細膩的情感堆疊,慢慢累積衝突點,爆發的瞬間,好壞界線跟著模糊,引領觀眾直視角色的內心世界,「看起來很壞,但其實是好人,這種具有反轉的角色曲線很漂亮、很有魅力,我很想試試看,我覺得我可以做得到。」說完還不忘自嘲:「而且我看起來就是難以親近的樣子,但其實我像狗一樣,能夠很快地融入大家喔!」

確實,楊懿軒外型帶點邪魅、痞氣,其實有顆溫柔而堅實的心,一旦鎖定目標,他就會執著地向前奔去,努力盡善盡美。從對表演一無所知到一頭栽入,楊懿軒持續用自己的方式理解、揮灑對表演的想像,將心中的「美」落實在每個神情與動作裡,經驗尚且不多,但可以瞧見他的小宇宙逐漸膨脹,就等待一個契機絢爛。他肯定而自信說道:

「我有天份,給我機會,我不會讓你失望。」

☀ 楊懿軒

水瓶座│180cm│60kg

電影

採訪、撰稿:黃羽萍

編輯:薰鮭魚

攝影:楊雅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