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手傳媒
拍手圈作者
(文長)演員真的需要經營社群嗎?如何用社群來幫自己找到演出機會
林惟駿 Wes
69
2024/10/17

為什麼一定要做社群?

在5G時代的今天,社群軟體幾乎是每個人打開手機會使用的第一個軟體,從2010年只有Facebook,到2015年Youtube大崛起、2016年IG成為新一代社群、同年Netflix進軍台灣,到現在甚至還有Podcast加入「注意力戰局」,一般觀眾的視角裡已經再也不是只有電視電影可以選擇,因此,演員要被人知道、獲取工作機會的難度,就不能拿以往相提並論。

 

這個潮流沒有改變演員晉升的通道,但改變了晉升的門檻高度:更多的競爭者、更少的資源、更複雜多元的可行性。

 

以往只有電視、電影單一管道,資金沒有其他出口,廣告商只能在少數的渠道內投放資金,影視環境也容易成長起來。因此演員只要想辦法擠進劇組行列:參與海選、電視演員培訓班、人脈認識.......不管什麼方法,只要進了劇組、拓展人脈、有了作品,跟著持續這個循環,持續推出更好的作品、選擇更好更亮眼的角色、持續提升自己的演技,大致就可以了,因為環境是如此。

 

同樣的方式在現在仍舊可行,但難度卻更高了。

 

一是娛樂消費市場競爭者眾,觀眾現今有更多的娛樂選擇,他們可以去到更高娛樂度的洋片,或者Youtube、小紅書,甚至完全是無螢幕的健身、戶外娛樂。相對均分下來選擇國片的觀眾數量也會降低,且同時觀眾並不會對國片特別放水,不會因為是國片就特別支持。

電視電影的資金預算、觀眾數量不如以往或者老化,投資方、製作方的操作態度隨之保守嚴謹,選角門檻也會提高,而演技、態度、知名度也都是考量項目之一。白話也就是說:儘管你是院校本科畢業,也有可能當萬年臨演、千年大特。製作方看待電影的態度,從早期由導演推動的創作主義,開始轉型成製片方為主,推出具一定娛樂水準的投資主義。

二是隨著社群興起,各種平台開始誕生具表演性質的新興行業:Youtuber、網紅、直播主...等等。

 

由於這些行業是基於流量而生,與基於創作、藝術、展現自我的演員大相徑庭。流量能帶動消費,這些網紅只要具有一定的能力,將更比傳統演員更能打入劇組,好比鄭茵聲《通靈少女》、YTer阿倫《花魁嫁到》,即便未必擔任主演角色,跟隨傳統路徑發展的演員若不改變發展策略,前景將更加困難。

 

按著傳統路線持續發展,或許到三十歲將在業界有點知名度,持續有不大不小的案子可以接,也常看到非傳統路線的演員異軍突起。把這個時間軸拉長到四十歲、五十歲、六十歲,目前這份成就真的能等比放大嗎?

 

我相信許多期待成為演員的朋友,在這幾年的發展裡時常感到錯愕與灰心,尤其與我一樣是科班出身,欠缺其他營利技能的人們,時常猶豫著該不該走下去。

 

我在2015年轉職擔任電影行銷,16年開始踏入廣告界進行數位操作。基於這些知識與經驗,我認為數位社群對此世代的演員,有極大的必要功能存在:

 

  1. 協助演員自行發布自身優勢之內容
  2. 更完整,可自由編輯的作品集
  3. 不受人脈限制,藉演算法將自己推送給導演、製片、選角
  4. 不受作品限制,以最低時間、資金成本測試自己表演的觀眾回應
  5. 測試在其他媒體平台的表現狀況(如:YT、直播、Podcast...等等)
  6. 累積屬於自己的人氣,成為發展演藝事業的籌碼

 

 

 

演員一旦做社群,就搞得像網美?

 

進入這個討論前,要先撇除已經有經紀公司操作的演員藝人。由於可以產生代言、業配等商業行為,這些帳號的圖文風格必須受到管控,也因為代言、業配的行情水準較高,經紀公司必須把持旗下藝人的社群風格在市場可接受的範圍內,自然發文走向形象照、活動照、劇照為主的風格。

 

但如果今天是企圖以社群增加曝光,爭取讓更多導演、製片看到的演員,這個做法就未免文不對題。現今常常看見許多新生演員模仿網美社群方式發文,其實源自對社群操作的不明瞭。

 

要知道,當網路可以成為一種事業,就是因為找到了變現能力。演員的變現模式與網美、KOL完全不同。

 

不同表演工作的變現路徑:

  • 演員:接案→作品吸引觀眾創造票房營收→形象包裝→吸引代言
  • 網美:曝光→形象吸引廠商業配→業配、聯盟行銷、團購、出席活動...等
  • KOL:影片、文章→吸引客群對應之廠商業配、流量分潤(極少)→業配、團購、周邊、代言、網課...等

 

對比三個路徑,最大的差異在於:演員的形象彈性範圍大,且需要一定程度形象包裝來培養受眾,而網美、KOL的形象是先進行塑造,並針對已有的特定市場、特定受眾。

 

白話版本:

網紅、KOL是先設定好「我是誰」再進行內容創作,觀眾與廠商也是買單該人設與內容,創造出流量與市場經濟。比如大胃王YTer是已經決定好要推出大胃王的形象內容,才著手大胃王的內容創作,即便在過程中有調整,主要軸線仍是維持大胃王。

 

演員則是透過一個個作品,在「誰可以是我」之中看見「我是誰」,而觀眾與廠商買單該演員展現的魅力價值,於是延伸新作品帶動流量與票房,而在這長期、系列性的演出展覽中,展現該演員的形象魅力,並吸引符合該價值的廠商進行代言。

 

比如雖可以在《麻醉風暴》、《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》、《一把青》中看見吳慷仁,但此時吳慷仁的形象路線較任何一名YTer更為寬廣、更為不定,「吳慷仁」還不明確的代表什麼。直到2020年前後,吳慷仁的演藝事業隨著諸多作品,產生出一個暖男、聰明、親民的形象,吸引到的代言規格就更上一層樓。

 

演員事業的擴大路線,與網路最大不同在於:先不先決定路線。

 

先決定路線的演員,反而讓導演不敢用你

 

導演會怎麼決定採用一個演員呢?除了演技、外型、知名度、工作態度之外,導演看的是:演員能否掌握、勝任、演活角色。

 

YTer的形象是明確的,導演可以安心的把「已知形象的角色」交給有表演能力的YTer。這些,多半是配角。配角在劇本的功能多半是輔助劇情推進、協助主角表達價值觀,角色立體度也較為簡單,較少有複雜、衝突、深刻的情感面向。

 

實在太難判斷YTer對角色拿捏的功力如何了,導演、製片們的期待就是「按你平常的樣子來就好」,而演員由於長期耕耘的路線更為寬廣,在同一齣劇的角色中,主演仍會交給演員,YTer、網紅、KOL由於風格已定,通常能爭取到配角就很了不起了(但要小心開發出一定演技的網紅,在品質與票房能一手包的狀況下,傳統路線的演員將更難批敵)。

 

分析完差異,其實新進演員們在面對網路社群時的困擾不脫幾個:

  • 我要怎樣用社群更被看見?
  • 我能不能靠表演在社群有其他收入?

 

釐清問題,就可以設計解答了。

 

做社群真的能讓演員更被看見嗎?

 

若是為了讓演員可以透過社群接到更多案子,首先要清楚你說話的對象(Target Audience)是:導演、製片、選角。

 

比起你在履歷放的形象照,你更應該在社群放的是「作品集」。

 

或許你的演員帳號追蹤數不高,但在製作方收到你的演員履歷、對你有點興趣後,進入你的社群主頁看到更多關於你的各種表演資訊,促進將角色交付給你的決定。然而此時若只能看到各式帥照美照身材照,或許這些照片在社群讚數上表現吃香,但不免澆熄導演們尋找演員的火。

 

選角的決策過程,與社群獲得讚數互動的心理過程是截然不同的。

千萬不能為了獲得社群讚數,而捨棄原本的目標,除非你本身也有成為網紅的實力。

 

也有人會覺得說:比起做社群,一直認識更多人不是更快嗎?

會有這種想法的人多半掉入了二擇一的思維陷阱,如果你有兩個工具,一個五分好用、一個十分好用,聰明的人會選擇:兩個一起用。

 

社群版面可以自由設計、圖文影音兼容、比起PDF更易於使用,以及在任何時候都有機會把隨著演算法把你推播出去的優勢,的確不少演員透過社群可以認識更多製片、選角。相對社群在版面上容易出現資訊混雜的狀況,選角較難第一時間看到你的完整資訊,此時搭配一份演員履歷,在社群主頁插置連結就是更好的做法。

 

若是擔心你的演員帳號無法突破演算法、無法在製作方漫遊社群時送到他們眼裡,不妨嘗試花點錢投放廣告。畢竟沒有人開店不用做招牌,沒有招牌是不用花錢的。

 

 

 

我能不能靠表演在社群有其他收入?

 

如同前面所提,每個表演行業的變現路徑不同,意味著「給錢的人」重視的也不同。KOL、YTer、網美的費用來自觀眾,有觀眾才會產生業配、團購。而演員的費用來自製片、導演,而一部片的賣座不會只仰賴一個演員,故事、導演、卡司、行銷…都是因素,因此演員如何拿捏與觀眾的距離,就不能用網美的方式來處理。

 

演員要在意的,是製片與導演在意什麼。

 

多半演員欠缺商業思維的訓練,沒辦法理解這些,一股腦去討好觀眾、討好網民,其實是完全看不懂局勢的做法,等到經營了一堆搞笑影片,流量又起不來,才發現製片也離你而去。

你在製片心裡留下了「會搞笑,但演戲...?」的印象。

 

會這麼說是因為,我們知道有很多新進演員還在找自己的路,對於是否成為演員或者KOL還在摸索。但網路社群興起也是十年內的事,許多人都還在努力理解它的操作機制,至今Youtube、Instagram等各大社群也不會公布自家的演算法,搞不清該如何發展也是常有的事。

 

假若你沒有一定要做演員,而是各種表演都有興趣、都有點能力,大可不必理會影視產業既有的這套規矩,只要一直在社群上做出能吸引人、吸引變現的作品,掌握的變現與帶貨能力,自然更多機會、延伸的工作會找上你。在網路上,朝歌手、諧星發展都是比較能竄起的。

 

假若你鐵了心要朝演員發展,那你真正該做的是:累積作品,並透過數位社群、實際拓展在業界人脈、掌握表演能力的方式,持續打進製片、導演的圈子裡,讓他們願意把角色交付給你。

 

看懂局,是演員最缺、也最重要的發展能力

 

知名商業管理教育單位「大人學」創辦人Joe與Bryan在分享職涯發展時,提到多半年輕人最缺乏的就是「看懂局」的觀念。看懂整個業界的局勢、潮流,看懂公司、劇組的權力關係,看懂業內資金流動、釐清發展重點的能力。

 

現今的演藝產業隨著網路興起,舊有的模式也在經歷變化:電視台邀請網紅演出戲劇、老演員不再具有票房魅力、藝人經紀公司開始與網紅簽約。這時候實在很難定義誰是對的,過去正確的管道正在轉型,新的管道正在建立,按照傳統路線經營三五年的機會也可能瞬間被網紅搶走,經營社群三五年卻也可能打不進演藝產業。

 

即便局勢混亂,讓自己保持積極嘗試、吸收新知都是永遠不會錯的事。儘管媒體渠道會被時代淘汰,但表演工作會一直存在需求,就如廣播電台在二十年內已經搖搖欲墜,但Podcast主持正方興未艾。

 

把自己錨定在固定平台是最笨的事,人類歷史是不斷朝前演化,守舊派能把持既有資源,正是因為當年他們是革新的那派。

 

在產業最末端的演員,儘管搞不清楚社群如何使用、業界如何打進,都一定要問自己:我要什麼?要做演員就朝演員發展,要爆紅就採取網路做法,最怕的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,搖擺不定到最後什麼都沒獲得的,是自己。

 

 

筆者/林惟駿
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、表演浴場創辦人,執導《狂人教育》、《文明的野蠻人》,並曾參與電影《破風》、《葉問3》行銷企劃。其後進入廣吿業界擔任創意,曾服務 KIA、MITSUBISHI、 INFINITI、格蘭利威、三花棉業、麥香、元本山、美顏相機等品牌。

2020成立表演浴場,提供表演者自我經營、行銷佈局、身體訓練、表演技巧等等就業觀念。並活躍於表演藝術的行銷製作,協辦臺灣藝術教育高校聯盟「新世代音樂人才築底論壇」,同時為桃園市武陵高中音樂班兼任教師。

表演浴場IG社群〈點此進入〉

表演浴場官方網站〈點此進入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