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一定要做社群?
在5G時代的今天,社群軟體幾乎是每個人打開手機會使用的第一個軟體,從2010年只有Facebook,到2015年Youtube大崛起、2016年IG成為新一代社群、同年Netflix進軍台灣,到現在甚至還有Podcast加入「注意力戰局」,一般觀眾的視角裡已經再也不是只有電視電影可以選擇,因此,演員要被人知道、獲取工作機會的難度,就不能拿以往相提並論。
這個潮流沒有改變演員晉升的通道,但改變了晉升的門檻高度:更多的競爭者、更少的資源、更複雜多元的可行性。
以往只有電視、電影單一管道,資金沒有其他出口,廣告商只能在少數的渠道內投放資金,影視環境也容易成長起來。因此演員只要想辦法擠進劇組行列:參與海選、電視演員培訓班、人脈認識.......不管什麼方法,只要進了劇組、拓展人脈、有了作品,跟著持續這個循環,持續推出更好的作品、選擇更好更亮眼的角色、持續提升自己的演技,大致就可以了,因為環境是如此。
同樣的方式在現在仍舊可行,但難度卻更高了。
一是娛樂消費市場競爭者眾,觀眾現今有更多的娛樂選擇,他們可以去到更高娛樂度的洋片,或者Youtube、小紅書,甚至完全是無螢幕的健身、戶外娛樂。相對均分下來選擇國片的觀眾數量也會降低,且同時觀眾並不會對國片特別放水,不會因為是國片就特別支持。
電視電影的資金預算、觀眾數量不如以往或者老化,投資方、製作方的操作態度隨之保守嚴謹,選角門檻也會提高,而演技、態度、知名度也都是考量項目之一。白話也就是說:儘管你是院校本科畢業,也有可能當萬年臨演、千年大特。製作方看待電影的態度,從早期由導演推動的創作主義,開始轉型成製片方為主,推出具一定娛樂水準的投資主義。
二是隨著社群興起,各種平台開始誕生具表演性質的新興行業:Youtuber、網紅、直播主...等等。
由於這些行業是基於流量而生,與基於創作、藝術、展現自我的演員大相徑庭。流量能帶動消費,這些網紅只要具有一定的能力,將更比傳統演員更能打入劇組,好比鄭茵聲《通靈少女》、YTer阿倫《花魁嫁到》,即便未必擔任主演角色,跟隨傳統路徑發展的演員若不改變發展策略,前景將更加困難。
按著傳統路線持續發展,或許到三十歲將在業界有點知名度,持續有不大不小的案子可以接,也常看到非傳統路線的演員異軍突起。把這個時間軸拉長到四十歲、五十歲、六十歲,目前這份成就真的能等比放大嗎?
我相信許多期待成為演員的朋友,在這幾年的發展裡時常感到錯愕與灰心,尤其與我一樣是科班出身,欠缺其他營利技能的人們,時常猶豫著該不該走下去。
我在2015年轉職擔任電影行銷,16年開始踏入廣告界進行數位操作。基於這些知識與經驗,我認為數位社群對此世代的演員,有極大的必要功能存在:
- 協助演員自行發布自身優勢之內容
- 更完整,可自由編輯的作品集
- 不受人脈限制,藉演算法將自己推送給導演、製片、選角
- 不受作品限制,以最低時間、資金成本測試自己表演的觀眾回應
- 測試在其他媒體平台的表現狀況(如:YT、直播、Podcast...等等)
- 累積屬於自己的人氣,成為發展演藝事業的籌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