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一個社會想從集體主義轉向個體化,卻還難順利過渡成功的掙扎時刻,多數人總是被期待要努力朝著同個目標、同樣方向前進。當突然有人想停下來、甚至反方向或走歧路時,會發生什麼衝突? 況且,就算平順通往所謂「成功」之路,乍看人人稱羨,難道就心滿意足了嗎?人生是否總是非如此不可、而不能有「別樣也行」的多重想像與無限可能? 盛行於歐美的表演藝術新類型「講座展演」(lecture performance),此次在自由學者李明璁、金鐘奬編劇吳洛纓、與新鋭劇場導演李勻的合力打造下,將於台灣首度自製大型演出。 結合演講、劇場、多媒體和行為藝術等多層次表演,李明璁本人和「李明璁」演員,與六位流動扮演不同角色的男男女女,形成一個不斷迴旋的對話關係。 舞台設定是一個巨大環形跑道,象徵社會常態運轉的秩序。背景投影出多個屏幕,同步凝視差異身體與物件細節,以大膽實驗、帶點荒謬趣味的形式,進行辯證。 表演前半段將呈現各種日常生活情境中、關於失敗與成功框架的詰問反思,後半段則演繹多則笑涙混雜的魔幻寫實故事,邀請觀眾互動發想,敗者突然搖滾瞬間的機遇可能。 演出團隊 演出成員包含講者、演員、舞者、樂手等各類年輕表演藝術家。製作人李明璁,過去十三年執教於台大,現轉至北藝大任教。2017年他所開授無學分「失敗者社會學」課程,創下六百人連續十週滿堂紀錄,授課視頻點閱破萬。合作編劇吳洛纓,曾以《白色巨塔》、《痞子英雄》等作品獲金鐘獎殊榮。導演李勻,先後就讀於台藝大和北藝大,師事資深藝術策展人耿一偉,自2013年起多次參與台北藝穗節與藝術節,編、導、演資歷優異。表演者張敬、程時雍、楊悅、劉馨檜、謝孟庭、羅振佑等人皆為年輕世代深具潛力的舞者或演員。音樂設計魏駿,是熊寶貝樂團的吉他手;舞蹈設計李秀芬,為舞團「即使我們生無可戀Life Holds No More」發起人,曾獲2018臺北藝穗節舞蹈中的舞蹈獎,及2017年臺北藝穗節藝穗原創精神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