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作為一個有道德的物理學家,能不能從事原子能的應用研究?」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一次在哥本哈根的神秘會面。
《哥本哈根》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,1941年,也就是納粹德國占領丹麥後的第二年,德國物理學家、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沃納•海森堡(Werner Karl Heisenberg)前往哥本哈根參加學術會議,但其此行的真實目的其實是要拜望前輩——丹麥物理學家、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尼爾斯•玻爾(Niels Henrik David Bohr)。如今,兩者的名字永遠都會和量子力學聯繫在一起。那麼,在當時納粹德國已經全面占領丹麥的情況下,一個來自占領國,另一位則來自被占領國的科學家,他們能談些什麼呢?
Micheal Frayn 在台灣最令人熟識的劇本就是《大家安靜》,他於1998年寫作完成《哥本哈根》並在英國國家劇場首演。其後《哥本哈根》於美國2000年獲得東尼獎最佳戲劇、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導演獎,成為Micheal Frayn最有名的劇作。